這篇文章比較多名詞和書名,如果看完有疑問的朋友們,歡迎留言或來信指教喔….^_^
第一次,聽到所謂「開悟」、「成道」、「覺醒」、「覺悟」這些名詞,大概是在我小學二年級的時候……
那個時候,我很愛看蔡志忠老師的漫畫書,舉凡「禪說」、「老子說」、「孔子說」、「列子說」、「莊子說」、「六祖壇經」、「漫畫心經」…. 等等,都有提到類似的辭彙和相關的字句。
我很喜歡這些故事中所蘊藏的智慧和真理,當時的我,幾乎每天都在看蔡志忠老師畫的漫畫,已經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!
看到這裡有些人或許會問:
「阿…..你這麼小就在這麼看古典的漫畫喔?」
「這些書有什麼好看的呢?」
「阿…. 你年紀這麼小看得懂嗎?」
「奇怪!小朋友不是都喜歡看無敵鐵金剛、鐵人28號、霹靂貓嗎?」
「阿….你怎麼會喜歡看這些東西咧?」
嗯!
咳咳……
當然,我那個時候也是愛看無敵鐵金剛和霹靂貓的小孩啦!只不過「禪說」、「六祖壇經」、「漫畫心經」這類的漫畫書,我更喜歡看而已!
那麼….…這些書究竟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呢?有什麼值得我愛不釋手的每天看呢?
答案很簡單….
因為蔡志忠老師畫的漫畫,能把一些非常艱深難懂的道理,變得很淺顯易懂,所以透過看漫畫,我能更了解一些關於人生的道理以及大師的智慧呢!
還有,我從小就對於「我是誰?」、「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是為了什麼?」這些問題的答案非常有興趣,而蔡志忠老師的漫畫就恰恰幫助了我解決了許多的疑惑,指點了我許多的迷津。
不過…..
這些教導,也在我出了社會之後,給漸漸的淡忘了!
當時的我隨波逐流,盲目的去追求他人要我去達成的目標和願望,而沒有真正的去想過我到底要的是什麼?
後來,我陷入了人生的最低潮,是屬於跌落山谷下又被踩一腳的那種低潮,一直到我找到了人生的最終答案後才又回到山上…….(有興趣看故事的朋友請之前的文章)
在看了一堆書,上了一堆課,做了一堆實作之後,我發現,原來我要找的人生答案,也就是我小學二年級聽到的所謂「開悟」、「成道」、「覺醒」、「覺悟」….等等的這些境,其實就在….
「此時此刻」
是的!答案就一直在我眼前,從來沒離開過我,只是我一直沒真正的、仔細的去看過它,所以當然會找不到它。
(呵呵 ~~~ 相信常看我文章的朋友,一定發現到我一直都有將「此時此刻」這句話納入文章內吧!不錯!就因為它很重要,我才會一直提到喔!)
不過,有的時候,就算答案很明顯在我們的眼前,我們還是一樣會沒注意到耶!
這是為什麼呢?是什麼東西擋住了我們眼前的視線呢?
嗯!
這個可是相當關鍵的問題呢!哈!
沒錯!有的時候確實答案就在我們的眼前,我們還是會看不見,而且…..那並不是有意的,是被某種「力量」巧妙、且精密的設計過的…..
什麼?
有這種事情?
是什麼「力量」啊?怎麼可以這麼可惡?竟然還敢設計我們!
那又為什麼要擋在我們的眼前?讓我們看不見真正的答案、接觸不到真正的自己呢?
不僅如此…
而且擋在我們眼前的「力量」,還不只一種!
總共有三種喔!
這三股強大「力量」,也可以說在我們開悟和覺醒的路上,所會遇到的「三大挑戰」呢!
現在,就讓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^__^
「開悟」的第一大挑戰:思想(小我)
「思想」會產生小我,在一些新時代書籍裡,小我也常被稱作:我執、自我、虛幻我、我。
人為什麼會有小我呢?
其實小我指的就是我們自己常講的那個「我」啦。
這個「我」是在我們很小很小的時候,被將我們帶大的兩種生物所指導才分離出來的,而這兩種生物就是我們的:爸爸、媽媽!
「回到當下的旅程」作者李耳納老師有提到:其實當我們出生在這個物質世界時,是完全處在當下的,不過我們來到的世界,是大多數人都在頭腦思想裡運作的世界(包括我們的爸爸、媽媽在內。)所以造成我們安全感無法被滿足,於是「小我」就出來保護我們,讓我們不必去感受那些苦。
而小我的功能就是將那些痛苦、不安全感、不愉快….等等的感受全部壓抑下來,為達到這個目的,小我從那沒有人處在當下的無意識世界裡拷貝、複製發展策略,於是乎我們就進入了所謂過去和未來的頭腦思想世界裡了。
就因為我們從小就進入我們的頭腦思想世界,所以就一直認定了思想就是我們自己,而忘記了我們真正的本質。
思想(小我)一開始是我們生命中的守護者,不過為了要達成任務,它必須控制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而思想所知道的一切,都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或是未來的想像,它唯一不知道的就是:此時此刻。
所以當我們發現要進入「開悟」、「成道」、「覺醒」、「覺悟」這些狀態,也就是進入此時此刻的當下時,我們的思想(小我)就會瘋狂的抵抗,而且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將我們拉離此時此刻。
我為什麼知道呢?
因為我現在就是處在這樣的情況啊!哈哈!(上一篇文章也有提到過了…)
當我發現了開悟就是完全處在當下這一刻的無思想狀態時,我的思想(小我)就運用許多的方法誘拐加誘惑讓我離開當下,目的就是告訴我不能背叛它、不能離開它,畢竟它從小到大保護了我這麼久,才不願意讓我處在當下這未知的世界裡呢!
不只如此,思想(小我)還有更厲害的絕招,就是冒充開悟的大師來欺騙我。會騙我說:
「我現在已經是開悟的人了,所以和別人是不同的!」
「我是個成道的大師了,其他人都是凡夫俗子罷了!」
「我什麼都懂了!所以大家要來跟我學才對!」
以上都是我的思想(小我)在作祟!
因為真正進入開悟、成道的狀態,是沒有「我」這個思想存在的,唯一有的,就是當下此時此刻所呈現的所有「意識形態」。
「當下的力量」作者艾克哈特老師也提到:只要你的人生受到小我的控制,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安適自在。
小我需要「外在事物」來認定自己,小我是需要不斷被保護和被餵養的。
「外在事物」常見的有:財富、事業、外貌、社會地位、信仰…..等等事物,以及需要被認同的思想如:政治認同、民族認同、種族認同、宗教認同….等等。
以上這些的東西,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喔!如果從這些外在事物當中去尋找,是無法找到自我認同的。
所以,一旦我們有意識的察覺小我的出現時,基本上就算是得到初步的解脫了!因為這就代表自己進入短暫的「覺醒狀態」,在新時代的書籍把它叫做:臨在、存在現在!
當自己能夠臨在,便會容許思想(小我)以它本來的面目存在,而不會再與它糾纏不清。
思想(小我)本身並沒有功能失調,只不過如果我們試圖在思想(小我)中追尋自我,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,失調才會發生,也就是像我們現在大部分的人一樣,誤以為思想就是自己,而沒有察覺到那思想背後的意識,才是真正的自己呢!
「開悟」的第二大挑戰:感受(情緒)
前面也有提到過,小我的功能就是幫我們將那些痛苦、不安全感、不愉快….等等的感受全部壓抑下來,所以當我們試圖要處理自己與小我的關係時,這些被壓抑的感受全部都會在當下顯現出來。
這是非常不舒服且十分難受的事呢!畢竟小我從小到大幫我們壓抑和累積了非常多的感受與情緒,要將它們全部處理掉,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!
不過,相信大家都看過「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」這本書吧!(如果沒有,請看這裡介紹。)
「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」這本書裡有提到:以核心的重點來看,電影、人性遊戲和金錢遊戲都跟感受有關,跟思考、邏輯或理解無關。
而我們的意識,會在能量場中創造一個模式,提供能量給模式在全像圖中產生幻覺,讓我們信以為真。而且我們越不自在、越不舒服時,這種負面情緒就會越強烈,我們也就會離我們真正的自己越來越遠。
因此,在這本書裡,就有教導我們如何去處理壓抑的感受,讓我們取回自身力量的流程和方法,在此不多做介紹了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書。
當然,「回到當下的旅程」這本書以及「當下的力量」,也都有提到相關處裡當下感受(情緒)的方法。
為什麼呢?
因為書裡面所教導的,全部都是經過老師在課堂上驗證過、確定有效的方法!而且裡面還有非常清楚的步驟與解說,說到底它其實就是一本「操作手冊」啦!哈!
所以,如果有內在感受一直無法處理掉的朋友們,建議可以去書店看或是直接購買以上的書籍,來做實地操作與練習喔!
相信一旦你處理掉內在的不舒服感受之後,你的人生會向前邁進一大步,並且能真正的取回當下的力量呢!
「開悟」的第三大挑戰:「果」的世界
我們現在眼前所看見的世界,其實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早已存在了,它其實算是一個「果」的世界,也被稱作「外在世界」。
這是什麼意思呢?
「財富金鑰系統」說到:
外在世界就是內在世界的映照,顯現在外在世界的事物,都早已發生在我們的內在世界當中。我們若能對內在世界的潛力有所認知,就能使其在外在世界中成為實體。
既然外在世界是「果」的話,那麼「因」當然就是指我們的內在世界囉!這是因果的概念!
我們大多數的人,都曾試圖透過在「果」上面下功夫來改變「果」,但這麼做只是把一種煩惱換成另一種煩惱而已。如果想要解決不協調的問題,就必須要把「因」解決掉,而只有在我們的內在世界中,才能找到這個「因」。
這也就是說,在我們世界裡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,不管好壞,其實都是我們內在的反射,而當它們不好或是與自己產生不和諧的時候,事實上跟它們是沒有關係的,反而是跟自己的內在世界有關。
以上這個觀點,在「零極限」這本書裡的前段,以及許多的新世代書籍,都有提到過。而這也是我們經歷「開悟」所會遇到的最大挑戰了!
怎麼說呢?
因為我們從小的教育,就沒有很清楚明白的告訴我們這個觀念,而導致我們會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,全都是這個世界造成的,跟自己沒有關係。殊不知道其實自己才是這個世界全部力量的真正來源呢!(當然,這個「教育」也是我們內在世界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「果」呢…..)
所以我們才會像上面所說的,想從外在世界(果),來改變「果」,並沒有從真正造成結果的原因,也就是內在世界(因)去處理和下手,而造成老是活在因果循環的生命情境裡。
李耳納老師曾說過:
生命就是一面鏡子,不斷把演變而來的你反射出來,而人際關係經常就是,那變成你的反射。你是不是花費了一生的時間去取悅他人,而忘了你是誰和你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呢?
如果你要從頭腦的世界裡解脫出來的話,你就必須不帶有絲毫的批判看法,去面對擁有、承認、坦白那變成今日的你的每一個層面。
而當我們的小我想從外在世界當中,尋求安全感、控制慾、以及被他人認可的慾望時,就等於是和這個「果」的世界糾纏不清,這也我們是要邁向「開悟」的最大卡關所在了。
如果我們想從這個「果」糾纏不清的狀態之下釋放出來的話,我們就必須把自己是如何迷失在「果」之中的各個方面,全都帶到意識覺知的層面,也就是進入臨在的狀態,去重新感知這個世界。
艾克哈特老師也提到:
所有的「惡」都是受到無意識的影響,你可以改變這些「惡果」,但在沒有消滅它們的「因」之前,是無法將「果」消滅的。真正的改變只能從內而外,而不是將之消滅。
而一旦我們太注重「果」的層面,就很容易迷失其中。
所以我們必須時常保持警覺,保持非常強烈的臨在,應該將焦點放在內在世界「因」的層面。
唯有我們內在達到和諧了,這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和諧,而這也是我們所能送給這個世界以及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了。
以上,就是關於開悟所會遇到的三大挑戰,也正是我現在正在練習和修練的關卡,這些關卡看起來好像都很困難、都很不容易突破的樣子……
不過,這也只是一開始而已,一旦我們能從思緒流之中,找出間隙,也就是佛家所謂的「涅槃」、基督教所謂的「進窄門」之後,我們就能夠有意識的讓自己進入臨在的狀態,而也唯有進入此狀態,我們才能躍昇至思想之上,去體驗那美好的當下世界了!
最後….
祝福各位
也與我一起進入此時此刻的喜悅吧!
你內在的心靈導師哲瑋上